樹長啥樣實時看!西藏興起“云養樹”
2012年,高海拔植樹造林試點在拉薩南山啟動。10年后,當拉薩人民在綠樹成蔭、鳥語花香的南山公園遙望布達拉宮時,難以想象腳下的土地曾經是一片荒山禿嶺。2021年,拉薩南北山造林綠化工程計劃用10年時間,打造環拉薩約206.7萬畝的林地,約600個南山公園,將“日光城”變成森林城市,意在用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,提升人民的幸福感、獲得感,讓每個拉薩人都能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、生命之美、生活之美。
為了更好地調動資源,發揮社會資本的積極性,自治區黨委、政府授權西藏高馳科技信息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(簡稱西藏高馳),研究開發“我在西藏有棵樹”小程序,依托社交平臺,通過互聯網傳播覆蓋,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在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中“認種一棵樹”,用實際行動投身國家生態文明建設,為守護西藏的綠水青山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西藏高馳憑借信息化技術,為每位領種者提供領種下單、實地種植、牌證發放、日常管護、定期反饋全周期服務。領種者可以通過“云直播”實時了解樹木成長情況,也可以結合西藏高馳物聯網、無人機等設備實現“云養樹”,為自己的樹木澆水、施肥、除蟲。依托微信小程序的便捷性,西藏高馳將社交、公益種樹、綠色出行融合到一起。在微信搜索“我在西藏有棵樹”,即可進入小程序。平臺內設有西藏百科、樹木認種、樹木管理等功能。
“我在西藏有棵樹”小程序為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西藏自治區紅十字會唯一捐贈平臺。西藏生態百科全書是融合西藏生態文明建設、動植物詳解、高原地理知識為一體的西藏生態百科全書,旨在通過詳盡的圖文介紹,向全社會科普西藏,讓人們愛上西藏,自覺自發守護西藏。認種林地以愛國、尊老、愛幼、友情等命名,用戶可自行選擇認種林地,以捐資的方式認種一棵樹,并親自為自己的樹命名,以樹寄情,抒發對西藏的美好祝愿。隨時隨地“云養樹”,待認種樹木種下后,用戶可通過管理界面,利用西藏高馳的物聯網系統,實時監看林地樹木生長情況,讓每一位愛心捐贈者心中有“樹”。
拉薩南北山造林綠化工程作為西藏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,希望通過“我在西藏有棵樹”小程序,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西藏生態文明建設。自2022年5月上線后,截至12月初,“我在西藏有棵樹”小程序注冊用戶6500余人,累計捐款176萬余元。各地人民的支持,讓參與拉薩南北山造林綠化工程建設的植樹大軍信心大增。他們中有勞務工人,有各單位干部職工,也有不少“為扮綠家園而來”的志愿者。
他們在重巖疊壘的山坡上,揮鍬挖坑、栽植樹苗、平整踩實、提水澆灌……山上原本的土壤質地松散、養分匱乏,難以涵養水分,他們就從山下背來沃土,五六十斤一袋,一袋袋,一趟趟,往來的步伐踩實了腳下的土壤,也夯實了樹木成長的大地。
拉薩南山公園成功為荒山披上綠衣,實現了海拔3900米以上半干旱地區人工造林“零的突破”,為北山植樹儲備了技術、經驗,“五年增綠山川,十年綠滿拉薩”的美好愿景,將從藍圖走進現實。我們可以想象,不久之后,拉薩人民可以在“春有花、夏有蔭、秋有彩、冬有綠”的公園中怡然自得;我們也可以暢想,未來全國游客在欣賞西藏群山萬仞的雄壯、碧湖千里的靜謐遼闊、銀河蒼穹的璀璨極凈等壯美風光的同時,也可以親身來到南北山的山坡,見證屬于自己的那棵樹在高原茁壯成長。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
青海:將建立全省古樹名木保護管理“一張圖”
“未來,我們將加強古樹名木保護,定期開展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和補充調查,做到資源調查100%,掛牌保護100%,建立全省古樹名木保護管理‘一張圖’?!?a href='../../../ecology/202212/t20221215_7327820.html' target="_blank">[詳細] -
青海2022年完成國土綠化525.5萬畝
14日,記者從2022青海省國土綠化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,2022年該省完成國土綠化525.5萬畝,其中營造林267萬畝、草原治理修復258.5萬畝,分別為年度任務的143.5%和100%。 [詳細] -
趙英民:中國注重動員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
《生物多樣性公約》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(COP15)第二階段會議中國代表團團長、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12月12日出席在中國角舉行的一場邊會時表示。[詳細]